[新聞] 艾灸治療痛經,讓女人活的更自在
有人說:“痛經猶如腹部開啟了洗衣機的甩干模式。”也有人說:“痛經是上面流著汗,下面淌著血。”的確,對於很多女人來說,痛經絕對是一種無法忍受的痛苦。那麼,女人拿痛經沒轍了嗎?事實上,擺脫痛經沒你想的那麼難!
走進痛經
痛經是月經期間與月經開始前的疼痛,最常見的是腹部絞痛,有的還會出現頭痛、背痛,與之有關的胃腸病症包括噁心、腹瀉。疼痛常開始於月經出血的第一天,有的女性在月經前期已經有了這些症狀,有的則在月經開始後第二天依然疼痛。原發性痛經通常持續兩天,很少超過三天。
痛經的原因
在中醫看來,痛經多由寒凝、氣滯血瘀造成。而其中,又以腎陽不足(常小腹冷痛,經量稀少,顏色暗紫,伴有瘀塊,同時還有四肢怕冷、疲倦乏力等症狀)導致宮寒血瘀最為常見。那麼,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因為當腎陽不足的時候,子宮容易失去溫煦,受到寒氣的侵襲,血寒凝固,氣血運行受阻,月經便會不順,受阻而痛。
氣滯血瘀為什麼也會造成痛經呢?中醫認為,氣滯血瘀常同時出現,所謂氣滯則血瘀,也就是說,氣不行則血不行,氣滯則無法推動血的運行,血自然就瘀堵了。
此外,受寒、貪涼也是導致痛經的常見原因。身體內外受寒,涼氣滲入機體內部,時間久了,子宮由溫暖變得陰冷,來月經的時候,血寒凝滯,經血不暢就會發生痛經。
那麼,如何用艾灸取穴的方法溫補腎陽,理氣活血呢?
艾灸取穴— 溫補腎陽,理氣活血
【取穴】:關元穴、三陰交穴、合谷穴、中極穴
【灸法】:可以用艾灸貼和蘄艾灸施灸,每次選取2~3個穴位,每天施灸1次,15天為一個療程。
一般來說,除了艾灸調理外,痛經期間的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,不宜吃得過飽,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生蔥、生蒜、胡椒、烈性酒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