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:一瓶歸脾丸,能緩解的問題有4個,你用的方法正確嗎?
“大夫,我最近吃不下東西,脫髮,失眠嚴重,您給我看看我是得了什麼病?”
一大早,一位20左右的女孩子來到診所看病。
“脈象上看你沒什麼問題,是精神壓力大嗎?”
“是呀,最近工作壓力很大,男朋友也要和我分手,我太難了。”
“那就對了,你這是憂思傷脾,想太多傷心,久而久之就心脾兩虛。給你開瓶歸脾丸回去服用,平日減少精神負擔,慢慢身體就會好的。”
歸脾丸,它的原方叫歸脾湯。中國古代醫家最早創造此方用於治療氣血兩虛(心脾兩虛)證型的病人。由於此方療效顯著,救人無數,所以各大醫者一直沿用此方至今,並不斷創新發展此方。現代人將歸脾湯製成更方便服用並且廉價的丸子,它就是我們所說的歸脾丸。
歸脾丸有何用?
歸脾丸,中醫方劑名。出自《醫學六要·治法匯》卷七。歸脾丸是由黨參、白朮、炙黃芪、炙甘草、當歸、茯苓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龍眼肉、木香、大棗等中藥製成。
歸脾丸具有益氣補血,健脾養心之功效。在臨床上,主治心脾兩虛和脾不統血所致心悸怔仲,失眠健忘,面色萎黃,頭昏頭暈,肢倦乏力,食慾不振,崩漏便血的症狀。
近年來,醫學家們發現歸脾丸還有不少新用途:
治療神經衰弱。歸脾丸可以用於治療氣血兩虛的神經衰弱,耳鳴、失眠及精神倦怠等症狀,患者服用後明顯得到改善。因為歸脾丸中的棗仁、茯苓、遠志都有寧心安神的作用,所以能夠比較好的緩解上述症狀。
1.竇性心動過緩及陣發性心動過速。歸脾丸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,具有明顯的雙向調節效應,可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竇性心動過緩及陣發性心動過速。當歸、龍眼肉養血補心,對於心臟的養護效果不錯[1]。
2.冠心病。用歸脾丸治療氣血兩虛的冠心病,效果良好。《歸脾湯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合併心律失常的效果及預後》指出,氣血兩虛型冠心病患者服藥20—30天後,心慌、胸悶、胸痛等自覺症狀消失,食慾明顯增加,心電圖顯著改善[2]。
3.更年期綜合徵。用歸脾丸治療氣血兩虛的婦女更年期綜合徵,有顯著療效,具體用藥量還需根據個人體質諮詢專業醫生。
4.缺鐵性貧血。歸脾丸對氣血兩虧所致的貧血,如面色蒼白、心悸氣短、頭昏頭痛、體倦乏力、舌質淡、苔薄白、脈象細等症,亦有明顯的效果。歸脾丸中的黃芪、黨參補脾益氣,能夠使氣旺血生,從而能夠起到補血的作用。
正是因為歸脾丸功效很多,所有有些人失眠也吃,貧血也吃,甚至一吃就是好幾個月甚至一年,要知道是藥三分毒,藥吃的不對吃的過量,也是有副作用的。
服用歸脾丸有方法,幾件事情要注意
因歸脾丸含有大量的黃芪、黨參等補氣藥,這些補氣藥容易上火,對於本來內火旺盛的患者來說,容易加劇上火症狀,引發口乾、便秘、牙齦出血、面紅等症狀。
歸脾丸本身適用於氣血虧虛,心脾兩虛的患者,而對脾胃濕熱,或者脾胃寒濕的患者是不宜應用歸脾丸。脾胃濕熱的患者常有口粘口苦,臉上油脂分泌比較旺盛,大便稀爛臭味重,焦慮煩躁等症狀,需要的是清利濕熱的藥物,而歸脾丸是補益滋膩的中藥,所以歸脾丸不適合脾胃濕熱或者寒濕的患者。
患有感冒,外感類疾病的患者是不能使用歸脾丸的,因為歸脾丸畢竟是補藥,不利於把風邪驅散出去,並且藥與藥之間是會相互作用的,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,所以歸脾丸不宜與外感藥物一起服用。
經期的女性應該慎重服用。歸脾丸裡的中藥有一定活血的作用,經期女性服用歸脾丸,容易導致經血過多和經血不止的情況,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血瘀從而加重痛經。
同是調理脾胃,歸脾丸與健脾丸有什麼區別?
在中藥裡,有很多種藥品的藥名相似,很容易讓人產生混淆。以歸脾丸和健脾丸為例,這兩種中藥的名稱只有一字之差,外行人很難將它們區分開。小編做了一個表格,從3個方面做出分析,以便大家可以區分兩者的不同:
一瓶小小的歸脾丸,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功效,小編不得不感嘆中醫真是博大精深。歸脾丸雖好,卻不是人人適用,大家服用前最好諮詢醫生,以便對症下藥,才能藥到病除。